人生下半場 (6) 大洋洲 (4) 中東 (6) 中南美 (14) 北美洲 (1) 我的作品 (30) 亞洲 (35) 非洲 (10) 南北極 (13) 香港 (17) 歐洲 (11)

2006年4月23日 星期日

我在印度金三角的反思

三月底我和友人乘旅遊淡季之便,參加了一個平價的六 天旅行團,走訪了慕名已久的印度古城金三角──德里、亞格拉與齋浦爾。在旅行團一貫的行色匆匆中,我看到大批居住在貧民窟的印度人在路邊排隊上廁所;只有 十來歲已成為貨櫃車司機洩慾工具的雛妓;還有蜂湧而上向遊客要筆要盧比的印度小孩,然後我真正知道,以前聽過有關印度的貧窮故事,遠不及自己今次親眼看到 的來得真實……
從印度首都新德里到我們此行的首站,素有粉紅色城市之稱的齋浦爾 (Jaipur) ,足足有五個多小時的車程。
在貧窮落後的國家,路況差強人意是自然不過的事,但真正讓我個外來客觸目驚心的卻是路邊的故事。
記得那天一大清早,已見公路旁的叢林隱藏大批蹲在地 上的身影,正在猜想這些人在幹甚麼之際,一個個隱約可見的「八月十五」讓我把事情明白過來。隨團的印度導遊後來解釋,由於有很多印度貧民住在沒有衛生設施 的路邊茅屋,所以每天清早在公路旁,總會看見他們這樣連尊嚴也顧不了的景象。

古市街全鬆上粉紅色的齋浦爾無疑是一個漂亮的城市。我們在齋浦爾順序參觀了建於 1728 年,建有各種測度天文的儀器和建築的古天文台 (Observatory) ;由宮殿改裝為博物館,內藏很多藝術珍品的城市皇宮 (CityPalaceMuseum) ;以及築於山上,宏偉壯觀中不乏粉雕玉砌的琥珀堡 (Amber Fort) 。

在旅遊點與旅遊點之間穿梭,我們每次上落旅遊車時,總會遇上大群蜂擁而來的小販和乞丐。乞丐中不論是老人,是婦人,還是小孩,都是一樣的衣衫襤褸,一樣的骨瘦如柴。
香港近兩年都在鬧經濟不景和失業高企,但對比印度的貧民,到底怎樣才算是生活迫人?甚麼才算是貧窮之苦呢?

大抵是事前期望過高,加上心神早已被沿途看到的社會 景象完全佔據,來到亞格拉 (Agra) 看見有世界七大奇觀之稱的泰姬陵 (TajMahal) ,竟沒產生想像中的震撼感覺。公元十七世紀莫臥兒帝國 (MughalEmpire) 皇帝沙查漢 (ShahJahan) ,動用二萬工匠以二十二年時間日以繼夜工作,傾盡全國人力物力興建了這座全球最大的大理石建築,作其愛妃瑪哈 (Mahal) 的陵寢。若他看到印度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仍是如斯貧窮,未知會否對自己的揮金如土和勞民傷財感到有點後悔?

忽然又想起從齋浦爾到亞格拉途中,看見公路旁那些只有十來歲已身穿彩衣向路過貨車司機拋媚眼的雛妓。記得當時她們身後還站著一個向遊客討食物和盧比的小妹妹,我想只要貧窮依舊,這個小妹妹的未來也未許樂觀。

原文載於宣明會2000.8月月刊


沒有留言: